时间:2021-12-18 14:41:02来源:宝宝吧 作者:佚名 -->
许多父母都喜欢孩子帮助有条不紊的做事情,只是要求他快乐地生活,认真地学习,快乐地成长。但是父母这种对孩子的爱无疑是一种伤害,孩子缺乏自立能力,即使最基本的整理能力也不行,这些事情做得好,孩子能指望长大后能做大事吗?整理能力是宝宝自立的根本,是走向未来的敲门砖,可是很多的父母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去整理。下面的小编通过对实际情况的分析,分析宝宝养成整理爱干净性格的要素,为大家支招。
1.孩子缺乏自理能力
孩子不懂得整理,其实是孩子缺乏自理能力的表现,家长应该从孩子有行为能力开始就教会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,让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,别人的事情帮忙做。
2.孩子喜欢依赖他人
孩子不懂得整理,会习惯于依赖他人,认为家务事并不是自己的责任,对于家人帮自己做的事情会以为是理所当然,最终导致孩子从小就不会自己独立去完成任务。
3.孩子养成懒惰心理
孩子不懂得整理,也会养成了懒惰的心理性格,小时候自己的事情不肯自己做,养成习惯后,长大后什么事情都不愿意去做了,这就是孩子的惰性在作怪。
4.孩子做事效率不佳
孩子不懂得整理,也会导致孩子的做事效率不佳,小事做不好,大事又怎么可能好好完成呢?所以,要想以后孩子有所作为,应该从小事培养孩子、锻炼孩子。
1.一手包办
家长认为,帮孩子减轻生活上的劳动负担,就是爱孩子的表现,其实并不然。对孩子的事情做到一手包办,会导致孩子成长得更加无能,他就会最基本的自理能力都丧失。
2.要求过高
如果家长的要求过高,那么孩子做的事情将永远达不到家长的要求,这样会使孩子更不愿意去学习一些简单的家务劳动和自理能力。
3.经常指责
家长经常对孩子进行指责嘲讽,会使孩子的身心受创,因此孩子就不愿意去多做多说,担心自己做什么错什么,又会遭到家长的责备。
4.家长也懒
孩子的家长本身就懒惰,孩子自然也会学习家长的惰性,生活中的事情不肯亲力亲为去完成。
1、从小给孩子灌输收拾整理的意识
有些父母在孩子两岁左右时会发现,他们常常有“帮倒忙”的情况,其实这时孩子就已经有了收拾整理的愿望,而父母们总觉得孩子太小,收拾不好反倒添乱,所以妨碍了孩子的正常发育。
其实,父母在这时要抓住时机,培养并强化孩子收拾整理的意识,但是切记不要带有强制性。不大包大揽,不破坏打击,积极鼓励才是正确的做法。
2、给孩子提供自己收拾整理的空间
随着孩子身体协调性的发育完善,他们可以自己收拾玩具、吃饭、洗漱,还能做到叠衣铺被,虽然这些事情对于小孩子来说有点难度,但是只要父母给孩子提供收拾整理的空间,他们会主动动手。
可能开始时孩子笨手笨脚,但只要他愿意做,父母就不要碍事了,时间久了孩子们也会熟能生巧,做到干净麻利的。
3、用示范与鼓励的方式给孩子信心
对于两岁左右的孩子来说,他们做任何事情都是无经验可谈的。孩子们做事情的方式全靠看,就是看父母怎么做,所以示范与榜样作用就很重要。
孩子们的模仿能力很强,在示范后可能做的并不如意,但父母还是应该多给予鼓励,让孩子多多尝试并建立足够的信心。
4、向孩子传达具体准确的信息,并预防逆反心理
孩子的思维方式比较具体形象,所以父母一定要传达具体准确的信息给孩子,让孩子知道做事要善始善终。
对于要求,父母不能过多重复,看到孩子做的不好的地方可以提醒帮助,但不能以成人的标准来要求孩子,以免孩子产生逆反心理。
养成收拾整理的好习惯不仅可以提高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,更有利于帮助孩子形有条不紊的性格。并且还能预防学习中的马虎、拖拉,更能增加责任感,总之是百利而无一害的。
首先,家长尽量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,多让孩子帮助大人干家务活;其次,给孩子规划出一个空间,让孩子进行整理收拾;再者,和孩子定期把家里的东西进行整理收拾,教会孩子摆放的规则和整理的方法。
网友跟帖
商务合作qq:88888888888
Copyright 2019-2021 438c.com 〖宝宝吧〗 版权所有
声明: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,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