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2021-12-08 23:11:34来源:宝宝吧 作者:佚名 -->
重庆男子对 3 岁女儿实行打击教育,责骂“笨,什么都学不会”来激将女儿发奋,对此母亲却不赞同这种做法,俗话说棍棒底下出孝子,那么对孩子实施打击教育好吗?下面带来全面介绍。
「打击教育」更是在父母和孩子之间建立了一道鸿沟,一面围墙,换来的是孩子对父母的疏远。
这次被父亲长期打击的3岁女儿就是一个鲜活的案例。她告诉记者,不喜欢爸爸带她读单词和古诗,喜欢妈妈带她一起读。
蔡元培曾在《中国人的修养》一书中说到:
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学习成绩,而是健全的人格修养。想要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,家长首先要做的就是改变说法的语气和方式。
孩子本来就正处于一个三观尚未成熟的阶段,这时候父母的一句“你不行”、”你真笨“在他们心中就可能留下”我真没用“这个永远的烙印。
挫折教育挺好的,但不要挫偏了。
题中爸爸不光是挫偏了,简直上升到了暴力水平。
挫折教育一般放心理健康教育中的,不是用挫折教育孩子,而是教育孩子如何应对挫折。
比如,学校(目前主要在大学)也有“挫折教育”,再次强调,重点在“教育”。
教育什么?
使学生正确理解压力和挫折,了解压力及挫折的主要来源,了解压力与挫折对人生的意义,学会正确管理压力和应对挫折,等等。
怎么教育?
不光思政思修课、心理课专题课课上教,还要融入学科课潜移默化教,还要融入体育锻炼军事训练劳动教育爱国主义活动中,等等。
不光通过课程形式教,还要通过各种心理主题活动、文体艺术活动等,能春风化雨就春风化雨。
学校挫折教育的外延还包括什么?
学生现实问题和心理健康问题的筛查普查,提供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,心理问题早期干预,心理问题风险行为的辨识和预警等。
从学校的“挫折教育”,我们可以看到,各种折腾,挫折教育为的是心理健康。题目中爸爸的做法呢?简直是生怕孩子心理健康了。
心理健康对于各个年龄阶段的人,都非常重要,儿童与青少年更值得格外关注,因为他们对事物,对自我,对挫折的认识,还在发展中。
比如,
对事物认知不足,觉得事情都“应该”是好的,完美的,好事儿都应该发生在自己身上。
对自己认知不足,或过分期待,或过分要求。如果遇到一点事情,对外觉得全世界对不起自己,对内过分否定自己,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。内外双管齐下,恶性循环。
对挫折认知不足,“只缘身在此山中”,或无法跳脱情绪客观看待,或看不到事情的两面性。被遭遇的挫折纠缠,脑海中反复回放,心理上反复体验自责、焦虑、羞耻、抑郁等…
但是,这种对事物,对自我,对挫折的认知,并不是单纯地通过“遭遇挫折”来获得的。这也是为什么,所谓“打击教育”“吃苦教育”“挫折教育”乱搞的话,弊大于利。
挫折尤其容易发生在即将步入社会或步入社会的初期,也就是俗话说的“即将遭遇社会毒打”。这也是为什么目前国家关于心理健康的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大学。
但现在全民内卷的阵势……“毒打”挫折可谓无处不在,无时无刻。
作为家长,要时刻警醒自己:
要在教育孩子过程中,做孩子的“力量之源”,而不是“压力源”“挫折源”;
做孩子被“毒打”后的疗伤港湾,而不是胳膊肘往外拐,和社会一起“毒打”孩子,一起放最后一根稻草。
作为家长,还要尤其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,从小在日常生活和教育中,去培养孩子内在的力量,这种内在力量,才能在孩子未来远离羽翼之后,自我保护,持续壮大。
以上就是全部内容。
网友跟帖
商务合作qq:88888888888
Copyright 2019-2021 438c.com 〖宝宝吧〗 版权所有
声明: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,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